行內新聞
蔡司三坐標測量專題-汽車安全需要“我們”發布日期:2015-06-08 08:51:06
在汽車*初發明的一段時間,汽車本身的安全性是不太重要的。因為早期汽車的馬力非常小,速度也很慢。奔馳的一輛汽油發動機汽車,只有0.85馬力,和現在的電動自行車差不多,而汽車的自重遠比自行車重多了,速度自然快不起來,時速只有16公里。需要了解的是,馬拉松選手時速是20公里,奧運會冠軍男子100米、200米世界紀錄保持者,牙買加選手博爾特完成百米的時速達36公里,沖刺時能達到41公里。
所以早期的汽車也就不需要太多的安全技術,甚至連風擋玻璃都沒有。
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汽車的馬力越來越大,時速越來越快,到了福特T型車,汽車馬力已經到了20馬力,時速也達到72公里,汽車的普及率大大提升,交通事故和車禍也隨之普及,汽車安全問題被提了出來。
資料顯示,*早在100多年前,在歐美國家的馬車座位上就已經有了安全帶,以防止乘客從馬車上被顛下來。1902年5月20日,美國紐約舉行的汽車競賽中,參賽選手沃爾特•貝克工程師害怕在激烈的車賽中翻車受傷,他從學步幼兒在童車里被布條系捆防止摔出車外的事例中受到啟發,也在“魚雷牌”賽車上釘上了幾根繩帶,參賽時把自己和同伴馬達技工緊緊系好。競賽進行中,高速飛馳的“魚雷牌”賽車突然撞上一根垂直地面的鋼軌,騰空跳起,墜入觀眾席,當場壓死2人傷10人,可是貝克和那位技工卻安然無恙。這便是汽車安全帶的起源。
1922年,賽車場上的跑車開始使用安全帶。
1955年,美國福特汽車裝備了安全帶。而大多數使用的三點式安全帶卻是瑞典人尼•波林于1957年發明的,他原來在做saab(薩博)的飛機設計工作,到了美國沃爾沃公司后發明了這個真正廣泛應用的安全帶。
今天,由安全帶和安全氣囊共同組成的汽車安全防護系統,抑制乘員隨著慣性向碰撞方向移動,減少事故中可能造成的傷害,從而增強對乘員的安全保護。而安全帶作為*基本*有效的安全保護系統,其保護作用則是其它技術所不能取代的,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可將人身傷害降到*低,由于使用安全帶,碰撞導致的死亡及受傷風險至少降低了60%以上,自安全帶面世以來至今無數生命因而獲救,在發達國家安全帶的佩戴率已經達到了90%以上,其中安全帶鎖扣作為關鍵的連接部件,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此之前就有不少知名車廠由于安全帶鎖扣問題緊急召回問題車,由此可見其重要性。那如何確保這個看似不起眼卻肩負著首道安全防線的小鎖扣的高品質及可靠性?
圖:蔡司高精度微測力連續掃描測頭系統VAST XXT實現對軟塑料結構高精度掃描測量
答案十分簡單—汽車安全需要我們蔡司工業測量。
作為安全帶鎖扣質量體系中*重要的環節之一,幾何量尺寸測量該類工件遠比想象中要困難得多——多材料復雜裝配要求、微米級的公差、近百個尺寸管控、不僅涉及常規距離及角度量測,對于形位公差中的輪廓度及微細結構測量更提出了極其苛刻的要求、毫米間的直徑、寬度及導角圓,涉及多基準的輪廓度等等。這些測量難題卻被蔡司O-INSPECT復合式掃描測量機一一化解。
蔡司O-INSPECT復合式掃描測量機提供的出色整體測量解決方案,滿足汽車安全帶鎖扣的全面分析評估,對于其中的微細結構尺寸,配備蔡司Discovery V12變焦鏡頭系統可實現高倍率快速視像量測,其獨到的遠心技術則可滿足其中高精度尺寸要求。
鑒于此類工件往往具有復雜三維結構,視像測量已然不能滿足全部的應用要求,此時整體方案中的微測力掃描測頭則成為必不可少的關鍵檢測手段,結合CAD三維模型可實現極佳的可視化數模對比量測,以顏色及標簽表征偏差狀態,實現直觀的圖形化定性及定量分析。
然而,不可忽視的是此工件所涉及的軟塑料具有材質偏軟、彈性明顯等特點,O-INSPECT則以其強化微測力設計,出色的連續掃描精度(優于傳統掃描30%以上),對其中所涉及的軟材質高精度三維連續掃描測量應用駕馭得游刃有余!
O-INSPECT作為一種高精度復合式掃描測量機,具有測量效率高,多種檢測儀器功能一體化的核心競爭力,可有效縮短測量環節,目前包括天合汽車(TRW)在內的多家國內外廠家已選擇了此方案。
我們在您身邊,我們提供的不只是尖端產品(www.yosoar110.com)AL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