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內新聞
“躲避股災”,儀器儀表類上市公司大多停牌避險發布日期:2015-07-20 10:35:25
跌停潮伴隨著停牌潮。截止到7月7日晚間22時10分,數百家上市公司申請7月8日停牌,其中包括天瑞儀器、理工監測、美亞光電、理邦儀器、迪安診斷等多家國產儀器上市公司。而在此之前,7月3日先河環保宣布停牌;5月26日神開股份宣布停牌;聚光科技停牌*早,4月20日因籌劃重大事項宣布停牌。
有業內人士認為,8日將有超過1200家上市公司股票停牌,兩市停牌股票占比將超過40%,如此規模的停牌潮為A股歷史所罕見。
從多數上市公司停牌公告來看,停牌事由多以籌劃重大事項或重大資產重組等。而絕大部分公司其實并未披露具體的停牌原因。
有分析人士表示,多家公司的停牌是“意料之中”的事。除可能避免股價非理性持續暴跌外,眾多上市公司存在借用股權質押進行融資,作為大股東常用的融資手段之一,尤其是前期市場行情火爆,股權質押在資本市場上愈來愈頻繁。如股價繼續下跌,逼近預警線,將有被強制平倉的風險,為了保護大股東利益,上市公司選擇停牌是情理之中的事。另外,部分股票停牌將影響到基金的贖回,倘若基金遭遇贖回,由于部分股票處于停牌,將迫使基金公司賣出其他股票,停牌類個股則成了避風港。不少投資者就因躲過股價下跌調侃這些公司為“良心公司”。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停牌也可能確實有資本運作方面的計劃,大盤調整反倒為其提供了較好的時機。一些控股股東認為目前市場已經處于低位,而且看好未來幾年A股市場的發展,因此趁著自己公司股票的價格還在低位時,把優質資產裝進上市公司,等到將來行情好轉時,股價大漲時,裝進的資產將大幅升值。
然而,停牌“容易”,復牌的風險或難以預料。倘若上市公司停牌期內,股指遭遇大跌,股票復牌后將遇到連續跌停,止損代價則更高。
更多資訊請關注蔡司三坐標代理昆山友碩(www.yosoar110.com)ALVA